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美食 >> 瀏覽相關信息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汝南馬蹄馓子的傳說

2015/1/26 14:45:48 點擊數(shù): 【字體:

 
汝南馬蹄馓子的傳說

    馓子是我國的傳統(tǒng)食品,南北皆同。因馓子可儲存數(shù)日不腐,而深受人們喜愛。古時,寒食節(jié)禁火,往往用其代餐,故又名寒具。

    東漢鄭玄《周禮·籩人》作的注解中說:“朝事謂清朝,未食先進寒具,口實之籩。”周代把馓子稱為寒具。《左傳》載:春秋時,晉國有一名叫介子推的臣子,隨晉文公流亡十九載,勞苦功高。晉文公返國后,遍賞隨從他流亡的官員,唯獨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也不言辯,遂帶母親隱居綿山(今山西介休縣南20公里處)。當其他人提醒晉文公時,晉文公后悔不已。清明前一天,帶人到綿山請介子推返朝,搜山而不得,遂放火燒山逼介子推出來。火熄后,發(fā)現(xiàn)介子推和母親被燒死在一棵大柳樹的空洞里。晉文公哀痛萬分,為表彰介子推的高風亮節(jié),把這一天定為“寒食節(jié)”,把“綿山”更改為“介山”。寒食節(jié)期間,全國不舉煙火,戶戶插柳。這個習俗很快被其他諸侯所接受。清明節(jié)前一二日禁火,人們以預先貯存的馓子和其他食品代餐。從此,馓子流傳至今。北宋大詩人蘇軾曾作《寒具》詩:“纖手搓成玉色勻,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濃于酒,壓褊佳人纏臂金。”贊譽馓子的色、香、味。明朝醫(yī)學家、藥物學家李明珍把馓子作為藥物收在《本草綱目》里,指出馓子有“利便、潤腸、溫中益氣”的作用。這些記載說明歷代人都非常喜愛馓子。

    汝南的馬蹄馓子系用清油細面炸制而成。成品條細色黃,味道純正。產品特點:一是開關如馬蹄,二是馓子條細如絲、色澤金黃。干吃焦酥,香而不膩;熬湯耐煮,柔而不泡。雖為油品,但易于消化。是老弱、小孩、產婦的補品,又是親朋好友交往的禮品。

    汝南的馓子形如馬蹄來源于一則故事。光緒年間,汝寧府城內西大街口住著一戶叫張玉柱的人家,世代靠賣馓子湯為生。當時,張家的馓子跟其他的馓子一樣兩端整齊中間擰成“8”字形。一年,汝寧府遭受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府城的生意蕭條,張玉柱一天也難賣上三五斤馓子。

    一天傍晚,他看著沒賣掉的馓子正在唉聲嘆氣,忽聽有人喊:“來一碗馓子湯。”玉柱抬頭一看,是府衙的馬班頭騎馬從鄉(xiāng)下回城。玉柱急忙起身,接過韁繩,把馬栓在門前的柳樹上,而后盛一大碗馓子湯,恭恭敬敬地遞給馬班頭。馬班頭吃了一口,就罵罵咧咧地說:“他娘的什么馓子湯?簡直跟面糊子一樣,一點味道也沒有。”隨手把碗猛地一推,起身就想走。

    “馬爺,吃把干的充充饑。”玉柱耐著性子,滿面笑容地送來一把干馓子。馬班頭咬了一口,如同皮條一般,頓時火冒三丈。說:“他娘的,這玩意叫人咋吃?”吃著,把馓子扔出門外。只聽“啪”的一聲,正好砸在隔壁一家掛面鋪的掛面架子上,一掛剛上架的龍須掛面撒落一地。掛面鋪的掌柜看是馬班頭,只好忍氣吞聲地彎腰收拾殘局。

     改革開放后,馓子業(yè)有了大的發(fā)展。1980年春,汝南馬蹄馓子參加了河南省風味小吃技術表演,得到了一致好評。各大賓館、招待所紛紛請汝南師傅炸制馓子,或派人到汝南學習技術,使更多的人品嘗到汝南馓子的美味。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駐馬店日報(2014-06-13)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