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變遷30年·鄭州都市區
2013/5/3 10:05:32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鄭州長大了 開始考慮綜合發展了
【時間】2010年年底提出
【描述】產城融合,撤縣設區,5000平方公里的規劃,千萬人口的大都市,鄭州步入新的發展階段。
□東方今報首席記者 李凌/文
記者 邱琦/圖
優越的區位優勢和廣闊的發展空間決定了鄭州將成為國家區域中心城市,成為中原經濟區核心增長極。宜居健康城、宜居教育城的謀劃和建設更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活力源泉,鄭州都市區建設也必將成為中原經濟區發展的動力之源。
●鄭州長大了
“鄭州就像一個人,當他是小孩的時候,要吃好穿好長身體;當長好身體后,要注重學習知識;當長大以后,就要做好自己的定位。”
連維良調任鄭州市委書記后,和省委保持高度一致,在建設中原經濟區的大潮中,思索怎么把鄭州做大做強,所以就提出了按現代城市的概念,做成大都市。
所謂大都市,就是不但自己要做成經濟中心和政治中心,更重要的是要和周邊同等規模的大城市抗膀子,參與全國乃至世界城市發展的競爭,所以,鄭州的任務非常重。
有人評論說,鄭州是一座在暗夜中狂奔的城市,黑夜中的奔馬,分不清楚是黑色還是白色,不是因為別人看不明白,就是馬本身也不知道,因為它沒有時間來考慮這樣的問題,也沒有頭腦來分析這樣的問題,它能知道的,就是別人說它是黑的,它的顏色就會重,別人說它是白的,它的顏色就淺。“其實不是這樣的,鄭州就像一個人,當他是小孩的時候,要吃好穿好,保證健康成長;當他長好身體以后,要注重學習,學習通用知識、專業知識;當他長大以后,要做好自己的定位:做什么工作,在工作中作出什么樣的成績,將來做到哪個位置。”省科學院地理研究所所長馮德顯說。
鄭州已經到了第三個階段:從不做定位光發展,到專業定位,成熟以后做綜合定位。現在的鄭州不是單純發展就能解決城市問題,也不是單純發展城市化就能解決工業問題,現在已經進入了一個綜合發展的階段。
●一個宏大的設想
谷建全:整個都市區,要建成5000平方公里的地盤,有上千萬人的規模,那是一個什么樣的概念啊?
省社科院副院長谷建全介紹,鄭州都市區的提出最早在2010年11月26日,在鄭州市委九屆二十次(擴大)會議上,鄭州市委書記連維良和市長趙建才代表900萬鄭州人民發出寒冬中的“熱詞”:“加快建設鄭州都市區,打造中原經濟區核心增長極!”
到了2010年12月份,鄭州市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以交通為紐帶,以產業為橋梁,按照組團發展、產城融合、復合型和生態型的發展路徑,大力推進鄭州都市區建設。
這個都市區,既是一個經濟區又是一個行政區。按照鄭州市委、市政府決策層的謀劃和運作,“十二五”期間,鄭州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戰略任務將是全面建設鄭州都市區,加快建設國家區域中心城市,成為中原經濟區核心增長極。
鄭州市“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指出,中心城區的城市品質在未來5年里將得以提升:交通條件改善、基礎設施完善、人居環境變好。“創新”是中心城區發展中主打的“王牌”,中心城區將被建設成高端產業集聚的國家創新型城市。
中心城區的建設,要實現城市功能核心區、拓展區、發展新區和生態涵養發展區的差異化與特色化發展。按照“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到2015年,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達到350平方公里,建成區人口達到390萬人。“整個都市區,要建成5000平方公里的地盤,有上千萬人的規模,那是一個什么樣的概念啊?”谷建全說。
●一父六子?
“鄭州就像一個父親,下邊的6個縣市區就像自己的孩子,不能厚此薄彼,因為哪個孩子生活不好父親都會心疼。”
鄭州都市區規劃中的6個縣市區,就像6個兄弟一樣,面臨著歷史和自身的抉擇。
根據鄭州都市區的構想,在鄭州所屬6個縣市中,有鄭州的衛星城市,如新鄭、新密,也有鞏義這樣的強市。“城市層次不一樣。”谷建全介紹,特別是鞏義,情況更為特殊,因為其工業很厲害,又是省直管市,“所以,鞏義人有點糾結,到底是該按照自己的既定規劃發展,還是該按照鄭州大都市的規劃發展”。
在構想中,中牟屬于鄭州新區,新鄭、滎陽、新密被列入“融合發展”范疇,而鞏義、登封被列入“外圍組團、向心發展”,“這樣,鄭州原有行政區劃的‘五市一縣’如今被劃為三個圈層,命運各異,在鄭州都市區規劃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發揮著不同的作用。”他認為,過去6兄弟間,存在著競爭,就是今后也會有明爭暗斗,“他們今后更應該團結在鄭州身邊,不是競爭的關系,而是一個競合的關系”。“鄭州就像一個父親,下邊的6個縣市區就像自己的孩子,不能厚此薄彼,因為哪個孩子生活不好父親都會心疼。”新鄭市炎黃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劉文學認為,各地一定要找準自己的定位,應該發揮自己最擅長的地方,出奇制勝,奇貨可居, “人家弄啥你弄啥,就沒有安身立命之本”。
所以,鄭州在做都市區規劃的時候,應該著眼于長遠,放在全國去看,甚至應該有開闊的眼界,放到全世界的范圍去看,“從當今世界進入信息時代的大背景下來規劃,這樣的戰略又會是一番景象,這樣建設出來的城市就會厲害。”劉文學表示。
●前途不可限量
如果能把幾個關鍵問題解決好,鄭州都市區的前途不可限量。
實際上,不但是各縣市有迷茫的感覺,就連鄭州都市區規劃的主要起草部門——鄭州市發改委現在也沒能完全做到心中有數。“我們和鄭州市城鄉規劃局共同做規劃,現在也是處在征求意見階段,不斷地征求有關領導的意見,征求專家學者的意見。3月3日,我們還邀請了有關專家學者進行研討。”鄭州市發改委總工李付科介紹。
鄭州都市區其實既是一個經濟區又是一個行政區。不過,它首先是一個經濟區劃概念。“過去,我們只是把中心城區作為城市來發展,其他作為郊區、衛星城來發展,現在不是了,要把整個5000平方公里左右都納入大的都市區去,作為一個整體的城市來規劃、發展。”李付科說。“為什么又說它是個行政區?因為按照經濟區劃的概念,下一步我們要進行區劃調整,幾乎周邊所有的城市都要縣改區。”李付科說。
他說,我們現在的主要工作就是做都市區的規劃,思路上也要按這個調整。至于怎么調整,何時操作,他表示,這是我們今后需要進一步研究并逐步實施的事情。
新鄭、新密等地原本只是鄭州的衛星城市,一旦劃入都市區,能否順利融城?谷建全認為,融城發展上,要以交通通道建設為先導,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向周邊城市延伸,同時引導周邊縣城作為都市區的重要組團進行規劃和建設。
在專家學者看來,優越的區位優勢和廣闊的發展空間決定了鄭州將成為國家區域中心城市,成為中原經濟區核心增長極。宜居健康城、宜居教育城的謀劃和建設更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活力源泉,鄭州都市區建設也必將成為中原經濟區發展的動力之源。“如果解決了上述問題,鄭州都市區的前途不可限量。”谷建全表示。
“鄭州都市區”是鄭州經濟下一個要沖鋒的“高地”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東方今報(20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