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網訊(記者 張競昳 實習生 張哲/文 記者 周甬/圖)53年前,它是一片無際的金色麥田,因毛主席的一次視察聲名鵲起;十幾年前,它有著鱗次櫛比的房屋,以都市村莊出租房在鄭州廣為人知;今天,它已被一個現代化的商業中心——曼哈頓廣場取而代之,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難覓它的蹤影。
它就是那個曾經讓鄭州人引以為豪的燕莊村,它舊時的模樣正在人們的記憶中逐漸淡化,如今只剩下一座“毛主席視察燕莊紀念亭”和一個毛主席銅像在默默訴說著時代的變遷。
■探訪
古樸典雅的六角攢尖頂紀念亭藏身鬧市區
緊靠金水河,毗鄰鄭東新區,按圖索驥,在繁華熱鬧的金水路東段,記者看到了一座六角攢尖頂的亭子。它在一片喧嘩中別具一格。
這座造型古樸素雅的亭子就是為了紀念毛澤東主席視察燕莊修建的,亭上有穆青先生親筆題寫的“毛主席視察燕莊紀念亭”10個金光閃閃的大字。烈日下,陰涼的亭子給行色匆匆的路人提供了一個歇腳的地方。
矗立在亭內的一塊巨大漢白玉石碑記錄著亭子不平凡的歷史:“公元一九六零年五月十一日下午,雨過天晴,風和日麗,毛澤東在有關領導陪同下,驅車燕莊,體察民情,健步來到麥田,望著長勢良好、豐收在望的小麥,面帶微笑,向在場的燕莊原黨支部書記吳玉山詢問,小麥種植、糧食產量、生活情況。領袖關懷之情時時激勵著燕莊人奮發圖強,報效國家。一九七零年五月十一日,毛主席視察十周年之際,燕莊人在此建亭。是日,各界領導和群眾,數萬人集會慶祝……”
紀念亭東側10米處,屹立著“毛主席視察燕莊”銅像。銅像由燕莊委托鄭州市雕塑壁畫院設計制作,形象主要參考依據著名攝影家魏德忠先生在毛主席視察燕莊時拍攝的歷史照片。雕塑總高4.34米,像高2.34米。
1960年,毛主席看到的燕莊只是一片片麥田,如今毛主席銅像周邊卻已是忙碌的人群、現代化的商業區、隨處可見的高樓。
紀念亭里的漢白玉石碑記錄著那段不平凡的歷史。
■故事
紀念亭封存著老燕莊人的追憶、感懷
“現在附近住的基本上沒有燕莊村村民,都是這幾年從外面搬來的,燕莊村村民都搬到燕莊新村了。”在紀念亭旁邊賣水果的大媽說,自從2006年城中村改造,燕莊就不復存在了,如今,想在附近找到一個了解紀念亭和主席像歷史的人,幾乎是不可能的。
在燕莊新村,記者見到了已是古稀之年的李大爺,說起曾經的燕莊村,說起毛主席,他仍是感慨萬分:“我也是聽說的,主席是1960年5月11日下午3點到的燕莊,主席當年68歲,他老人家視察麥田時,我們的大隊黨支部書記吳玉山隨行匯報村里的情況。”
“1960年的燕莊遠離鄭州市區,毫不起眼的小村子只有一片片起伏的麥浪,誰也沒想到,5月11日那天,主席會來。”李大爺說,吳玉山的兒子吳東方曾在回憶父親給主席匯報情況時描述過當年的情景,“當時,毛主席問父親這麥子一畝地能打多少斤?接著又問麥子上一茬種的是什么?父親說是玉蜀黍,毛主席不明白,父親又說是苞谷,毛主席還是沒聽懂,最后,父親一邊用手比畫著,一邊解釋說就是玉米時,毛主席爽朗地大笑……”
曾是眾人矚目的焦點,被圍得水泄不通拍照留影
李大爺說,毛主席生前曾經20次到河南,那次視察給燕莊村村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這種財富是一輩子的,也是祖祖輩輩的,“修亭子是為了更好地記住毛主席他老人家,記住歷史”。
1970年,毛主席視察燕莊紀念亭落成。亭子是磚木結構,經過數十年風雨侵襲后,木柱已嚴重腐朽,亭子的油漆也已斑駁,破舊不堪。
2002年,在毛主席視察42周年之際,富裕起來的燕莊人,自愿捐款重建。新的六角攢尖頂亭高12.26米寓意主席12月26日生,寬8.30米寓意主席壽83歲,為燕莊村增添了一個亮點。
“2002年5月11日上午,毛主席的衛士長李連成來了,跟隨毛主席多年的著名攝影家侯波、徐肖冰來了,記錄下毛主席視察燕莊珍貴一刻的魏德忠先生來了,吳東方也推著父親吳玉山坐著輪椅來了……”李大爺說,當時,這些白發蒼蒼的老人紛紛拿起相機在紀念亭前留影,紀念亭被圍得水泄不通,成了眾人矚目的焦點。
2010年5月11日,在毛主席視察燕莊50周年紀念日,一座“毛主席視察燕莊銅像”在紀念亭旁落成。銅像由燕莊委托鄭州市雕塑壁畫院設計制作,底座為整塊花崗巖,四面雕刻麥穗浮雕圖案。
■現狀
灰塵、垃圾、涂鴉
紀念亭保護現狀令人擔憂
2011年3月17日,鄭州市政府下文,同意鄭州市規劃局組織編制的《鄭州市第一批城鄉優秀近現代建筑保護規劃•中心城區保護名錄》。32處被保護名錄中,《毛主席視察燕莊紀念亭》在列。然而,紀念亭的現狀卻令人擔憂。
“毛澤東視察燕莊紀念亭”位于曼哈頓廣場出口不遠處,亭子的古色讓人耳目一新,卻難覓其“古香”:垃圾隨處可見,扶欄上布滿了灰塵,石碑上有各種涂鴉,假如沒有旁邊石碑的注明,大概沒有人會相信這是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紀念亭旁的石碑上寫著保護范圍:自亭基南北各擴5米,東西各擴10米。然而,在這個保護范圍內,一排排停放的電動車映入眼簾。亭子里塑料袋、紙屑等隨處可見,這些垃圾大多是過往路人在亭內休息時隨手丟棄的,而亭子西邊不到10米處就有一排垃圾箱。亭內的漢白玉石碑也被人涂鴉過,在階梯處的扶欄上還可以看到“某某到此一游”的字樣。 [作者:記者 張競昳 實習生 張哲/文 記者 周甬/圖 編輯:趙靜(原標題:實拍鄭州城市遺跡 毛主席紀念亭見證燕莊的時代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