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洛陽 >> 名人名家 >> 逸聞趣事 >> 瀏覽洛陽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名臣:伊尹(2)

2012/5/4 10:28:07 點擊數: 【字體:

rdquo;,亦即巫師。他可以刺探天意,他可以代傳天意,在《伊訓》中,伊尹告誡太甲說:“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就是代天傳意,說明老天爺要用降百祥獎勵作善者,降百殃懲罰作不善者。就是伊尹用天命、人事、禍福對太甲的申戒,也是神道設教思想的體現。

    雖然伊尹抬出皇天以先知先覺的天意代言人教育太甲,但那只是借天之威,給君權涂上神授的色彩,以統治百姓。伊尹一方面用君主若不從天意,天必警以禍殃的思想教育太甲,另方面他更重人,特別是帝王的道德修養。在《太甲》篇中,伊尹通過太甲反省的認識說:“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逭(逃)”。這句話強調的是自我修養的重要作用。伊尹還申誥太甲說:“惟天無親,克敬惟親。”意思是說,只有自己克敬、克明、克誠,才能取得臣民的忠和親。他還說:“天難堪,命靡常;常厥德,保厥位。厥德匪常,九有以亡。……漫神虐民,皇天弗保。”意思是說老天爺是難以相信的,命運也是靠不住的。只有常于有德;才能保住王位。否則統治九州的權利就要失去。如果輕漫祖先和神靈,虐殺老百姓,皇天也保不了你的王位,唯一有效的辦法就是“眷求一德”。“一德”就是純一之德。雖然伊尹的整個思想體系是為神權政治服務的唯心主義,但其更重視個人道德修養,以“眷求一德”,以求天佑,以求民歸于一德的思想,在當時是具有進步意義的。
  
    在政治上,伊尹主張“居上克明,為下克忠”。做國王的要“惟親厥德,終始維一,時乃日新”。就是說要始終如一的注意自身道德修養,不斷更新自己的道德意識,使自己“時乃日新”,處于時時追求新的的狀態中。他還強調“任官惟賢材,左右惟其人”。主張尊賢、用賢,用人適當。他強調“臣為上為德。為下為民”。就是做大臣的要上對天子負責,下保庶民安定。并視此為大臣之職。
  
    在教育上,伊尹認為“習于性成”。就是說人的性格、品質是在日常生活行為的習慣培養中形成的。他還說過“慎終于始”的話,可以推知他在做“師仆”時一定是十分重視幼兒的起始教育的。從他放太甲于桐宮,并著訓詞以促太甲覺醒的教育實踐看,他已經懂得并自覺地創設特殊環境教育太甲。這說明,他已看到了環境在教育中的作用。太甲改惡從善,伊尹立即親自到桐宮迎太甲還朝當政,并著書加以褒揚,這一教育實踐,至少說明伊尹對太甲的激勵是適時的。這叫懲惡于前,獎善于后。正確運用獎懲實施教育,這一思想即使在今天也仍不失為教育方法之一。伊尹對于道德教育是尤為重視的。這從太甲改惡從善后向伊尹作反省檢討的話中可以看到。太甲向伊尹拜手稽首檢討說:“我小子不明于德,自己的根底很不象我爺爺成湯。結構是欲敗度,縱敗禮,敗壞了爺爺的法典,很快使災難降于我身。老天爺作孽還可以補救,自己作孽可就沒有了逃路。我過去違背師保您的教訓,……只是由于你的教育、挽救,才使我知道做人、稱王要善始善終。”伊尹向太甲回拜時繼續教育太甲要“修厥身,允德協天下”。在《咸有一德》中,伊尹用夏朝所以滅亡是因為“夏王弗克庸德”,商湯所以能代夏而立是曲于湯王“眷求一德”的歷史事實教育太甲。告訴太甲,商朝所以稱王天下,不是蒼天偏愛商王,而是老天爺保佑有德的人,不是商王哀求于老百姓,而是老百姓愿意歸順有德之王。在伊尹看來,失德則失天下,求于一德,則能得到天的佑助而得天下。他把帝王的道德教育亦即修德、修身看成是關乎國家存亡興衰的大事,所以處處強調“惟新厥德,終始如一。”在道德教育中,他強調“居上克明,居下克忠,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就是說要求居上的商王要克誠克明,明斷是非;居下的臣民對君上要克誠盡忠。修身的原則是不求全責備他人,對自己則要經常檢點不及他人處,做到自我完善。“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這種道德修養的方法在今天仍不失其教育意義。運用歷史的經驗教訓,教育當代的人,這是伊尹在進行道德教育中的一個有效方法。
  
    在道德上,伊尹主張“德無常師,主善為師”。就是說誰能積眾善之德,誰就可以為師。對于德和政的關系,伊尹說:“七世之廟可以觀德,萬夫之長可以觀政”。意思是說德、政是否修到以德兼眾善以一貫之的程度,這要從萬民是否悅服今王和后世是尊祀七廟上得到驗證。可見伊尹是主張德政的。
  
    伊尹的一生對中國古代的政治、軍事、文化、教育等多方面都做出過卓越貢獻。《漢書•刑律志》伊、呂并書,稱贊其治國和軍事才能。杜甫詩云:“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也是從這個角度評價伊尹的;蘇東坡著《伊尹論》則更從政治角度稱贊他是“辨天下之事者,有天下之節者”。夸贊他不以私利動心,“故其才全,以其全才而制天下,是故臨大事而不亂”。當代的教育史家毛禮銳、沈灌群等稱他“在帝王教育方面堪稱典范,在殷代政治舞臺上,也是一名重要角色”。在今嵩縣元圣祠題詩云:“五谷豐登時不堿,億萬斯年存古跡”。伊尹的名字和他對歷史的貢獻將繼續留傳千古。【原標題: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名臣:伊尹】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歷史春秋網 時間:2010-07-16
0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