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不辣也賺錢 年賺100萬
2013/9/18 11:14:18 點擊數(shù):
【字體:大 中 小】
1999年初夏,河南省濮陽市一家酒店的一位廚師琢磨出一道菜,這道菜不僅令他名聲大振,酒店的生意也因此而日進斗金。這個人就是劉建民。“當時那個菜一天都是三千多元錢,最高的時候一天都賣五千元一個菜。”
他所說的這道菜就是牛肉耗辣椒,僅僅這一道菜每天銷量達到幾千元,可以說是創(chuàng)了酒店紀錄。劉建民因此成了酒店里的一個大人物。酒店老板也特別器重他,提升他做了廚師長。并把他的工資漲到三千元,這在當時的濮陽是被人羨慕的高薪。劉建民的日子過得很滿足,但他的妻子卻產(chǎn)生了另外的想法:憑著這道菜,他可以掙到更多的錢,而不是每月的三千元。
劉妻 李鵬花:“因為他干廚師都好多年了,我說如果咱能做點生意,你自己發(fā)明了這個菜,賣得這么快,那如果咱自己干,那也不用給別人打工了。”
劉建民:“那時候有顧忌,有穩(wěn)定收入,在濮陽吧穩(wěn)定的收入工資基本也可以了,不敢冒這個風險。”
劉建民很滿意酒店的工作,不想出來單干,但此時妻子李鵬花卻來了個先斬后奏。她先是把姐姐家空余的三間大瓦房借來用作廠房,接著自己又聯(lián)系了一家罐頭廠訂購了大批生產(chǎn)辣椒醬用的瓶瓶罐罐。
妻子李鵬花:“你看我就把這瓶蓋跟著瓶子這都找好了,連這場地,你干還是不干。”
就這樣劉建民被趕鴨子上架不太情愿地走進了妻子搞成的廠房。但是,自己辦廠和酒店做菜完全是兩碼事,不僅都要親自動手,而且特別操心。
起早貪黑,夫妻倆在借來的三間小房中開始了辣椒醬的生產(chǎn),艱苦的條件讓二人吃了不少苦頭。
妻子李鵬花:“當時雇工人吧怕花錢,還怕別人刷不凈都是我刷,彎著腰在這外面很冷,彎的腰疼,本身就有關(guān)節(jié)炎,反正那時候也年輕吧,我現(xiàn)在就想著那時怎么那么大精力,現(xiàn)在想著讓我再那樣干,我覺得干不上來了。”
經(jīng)過一番辛苦,第一批辣椒醬上市了,劉建民騎著三輪車拉著醬奔向了集貿(mào)市場,結(jié)果他怎么拉去的又怎么拉了回來。
經(jīng)銷商孔德喜:“以前我們這個地方都賣老干爹老干媽,…感覺到本地的產(chǎn)品在本地銷的話有點不太好操作。”
妻子李鵬花:“去跟別人推銷,也沒有那么大的名氣,別人也不想要,非常難。”
當?shù)赜芯渌渍Z:饅頭夾肉越吃越瘦,窩頭蘸辣椒越吃越長膘。說的就是辣椒作為開胃食品配以粗糧的玉米窩頭更能增進人的食欲。于是劉師傅打算以窩頭為切入點,二者搭配來促進辣椒醬的銷量。
超市現(xiàn)場: “先嘗后買知道好歹……”
劉建民:“嘗嘗看好吃不好吃。”
劉建民想到一個辦法:在超市門口進行10分鐘的限時搶購,他給自己的辣椒醬配上了小窩頭,然后在窩頭里填滿辣椒讓顧客免費品嘗,每天搞活動,時間當然不能太長,搶購只有十分鐘,經(jīng)過這么一折騰,果然在當?shù)卦斐闪宿Z動效果。為了讓更多人認識了他的辣椒,他又搞起了買產(chǎn)品搭贈品的活動。
記者:“怎么買那么多? ”
消費者:“好吃嘛!”
記者:“買了幾瓶?”
消費者:“買了兩瓶。”
記者:“兩瓶?您這是三瓶?”
消費者:“三瓶,買二贈一,以前是買一贈一,現(xiàn)在是買二贈一,不過他這個辣椒醬特別好吃,贈不贈都買。都好吃,一家人都好吃。”
劉建民:“剛開始買一瓶送一瓶,力度大點,買一大瓶送一大瓶,最后看差不多了,就買一大瓶送一小瓶,最后買兩瓶送一瓶,看買家還多,不中,就開始找利潤了,就是買一大瓶送一袋窩頭。”
超市里的牛肉耗辣椒就這樣被大家所認識,即使不贈送也不再愁銷路了。
經(jīng)銷商葛留章:“供不應(yīng)求這個貨,有時候這個貨要的多,他生產(chǎn)不出來,要提前打電話,你□易急付嗌俁嗌偌 。 ?
超市售貨員:“在這個醬類來說是賣得最好的了。每次我轉(zhuǎn)賣場的時候,上貨嘛,看著哪缺了,就他這個最容易讓我補貨了。每次就是來的時候都得往前移。”
就在一家三口慶幸當初的決定時,忽然間超市里的銷售額直線下降直至一瓶都賣不動了。
2002年年初,劉建民萬萬沒想到遠在萬里之外一個不相干國家的瘋牛病會影響到自己的牛肉耗辣椒,當時整個濮陽超市里的牛肉產(chǎn)品幾乎全部滯銷。
妻子李鵬花:“冷清的時候,擺在貨架子上那么多,一個月,有的時候就是賣幾瓶,當時心里很不是滋味。”
從紅火一下子跌到冷清,劉建民有點接受不了,那段時間他總是在超市轉(zhuǎn)悠,沒人知道他究竟在想什么,但就這么轉(zhuǎn)著轉(zhuǎn)著突然他發(fā)現(xiàn)了點新門道:辣椒滯銷原因在牛肉,能不能不用牛肉來耗辣椒呢?
僅僅一個月后,劉建民開發(fā)的雞肉驢肉等系列產(chǎn)品就打進各個超市,老百姓又重新開始注意他的耗辣椒產(chǎn)品。不過這次受到的沖擊倒給劉建民提了個醒兒,他開始思考怎么主動的把握市場。
2001年初秋,劉建民做了一件讓大家都意外的事,他把市面上能找到的辣椒醬全都買回了家,足足有一百多瓶。
營銷經(jīng)理 李文磊:“有段時間呢,劉總把其他的工作都放下來,不斷的吃,嘗,吃的嘴上都起了大皰,到最后劉總欣喜若狂地說我吃出感覺了。”
劉建民:“ 他們的共同缺點就是辣度太大,辣的太很,我就琢磨弄個不辣的,適合北方人口味還要有特色。”
憑著大廚的底子,劉建民在家支起一個小鍋,開始了不辣的辣椒醬的研制。讓辣椒不辣同時不上火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劉師傅一次次做起了實驗,他特意選取本地的濕性辣椒同時不經(jīng)過太陽紫外線的暴曬,將辣椒裝入罐中進行長時間的腌制,運用多種不同的方法研究,終于去掉了辣椒辣的天性! ⒔瘢“打開壇子一看,這個味有一股清淡的清香味,不沖鼻子,沒有一打開蓋子,辣味就沖鼻子,就沖得掉眼淚。”
辣味是降低了,但是是不是不上火呢?于是劉建民繼續(xù)拿自己當起了試驗品。
劉建民:“吃幾天,感覺上皮膚啊嘴啊都沒有啥感覺。辣椒差不多適合北方人口味。就是說好吃辣椒的人能吃,不能吃辣椒的人他一看也能吃。”
北方人愛吃辣椒,但大多數(shù)怕辣。要讓更多的人買自己的辣椒就得讓辣椒不辣。新品做出來后,“不上火”成了最大的賣點。劉建民借機把不上火幾個字貼遍了濮陽的大街小巷,這時劉建民再次打出一張讓人意想不到的牌,他決定把自己的消費群定為小孩子。
李經(jīng)理:“ 孩子他能吃辣的非常少,我們影響到一個孩子那么也間接影響到一個家庭,我們影響到一個家庭,我們就會影響到一個親情圈,這樣我們相信我們的市場會越做越大。”
記者:“辣不辣?”
食堂里的孩子:“不辣!我吃得有點甜。”
記者:“香不香?”
食堂里的孩子:“香,香噴噴的。我還能再吃十幾瓶!”
經(jīng)銷商孔德喜:“銷量我是從頭一年幾萬吧,到現(xiàn)在,反正每年銷幾十萬,這個是不成問題的。特別是婦女兒童,一說這個牛肉耗辣椒,這個他都知道,都非常愛吃。”
不上火的耗辣椒每征服一個孩子也就等于征服了一個家庭,劉建民的不上火的生意越做越紅火。它的不辣的辣醬也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guān)注。但這個時候辣椒醬的市場卻出現(xiàn)了問題:
朋友:“有一天老劉去我那去串門,我說老劉啊,你的辣椒醬吃著沒以前好,他說怎么了,我說你原來說的不辣微辣,咋吃起來這么辣,再一個比較咸。他說不可能,于是打開,一嘗,說不是我的,這是假的。”
劉建民:“我感覺很氣憤,我剛把井挖好,他們打水,太取巧了,這水也打得太輕松了。”
然而事實并沒有那么簡單。
李經(jīng)理:“有一天我們工人打掃衛(wèi)生的時候,無意間發(fā)現(xiàn)有像傳單一樣的紙片。上面寫著我們公司的技術(shù)資料的一些有償?shù)男畔ⅰ?rdquo;
劉建民:“上面寫著手機號聯(lián)系電話多少,手機號是外地的號。”
李經(jīng)理:“ 我說這個人用的招真損啊,啥招都能使出來。”
劉建民派出所有員工四處打假,同時北上京城申請專利,這件事也啟發(fā)他在全國鋪開直銷網(wǎng)絡(luò),通過這種方式有效阻止了冒牌產(chǎn)品的沖擊,現(xiàn)在他的產(chǎn)品年利潤上百萬元。老劉對我們說:等他把北方市場全部打下,還要生產(chǎn)出針對南方市場的特辣的辣椒醬。(原標題:辣椒不辣也賺錢 年賺100萬)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新農(nóng)村商網(wǎng)(2007-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