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美食 >> 瀏覽相關信息

鄲城紅薯變成了金疙瘩

2013/12/18 11:21:56 點擊數: 【字體:


    鄲城紅薯,和全國各地的紅薯一樣,是再土不過的農產品;然而,與紅薯有著深切淵源的鄲城縣130萬人民,通過脫毒種植、精深加工、外銷創匯,把“紅薯面、紅薯饃,離開紅薯不能活”的救命稻草,做成了精細淀粉、粉條、粉皮等系列產品,遠銷全球各地,把這個土產品做成了譽滿全球、年創產值3億元的洋產業。
 
    “年輕時全靠紅薯充饑救命;這些年,是紅薯讓俺走上小康路;今年,俺又種上了每斤6元錢的紫紅薯。紅薯讓俺變成了工人、走上了小康、開上了小車。”提及紅薯,鄲城縣汲冢鎮黃樓村48歲的黃錦楓感慨萬千。像黃錦楓一樣,鄲城縣有10多萬戶農民享了紅薯的福。
 
    在全國地圖上難覓其蹤的豫東小縣鄲城無山無礦、一馬平川,130萬人口115萬是農民,耕地168萬畝,是典型的農業大縣。鄲城縣依靠農業大縣,大做“農”字工業,把當地盛產的紅薯等通過精深加工,成為名揚海內外的鄉土品牌。目前,該縣已成為國內最大的紅薯制品生產加工基地,生產、加工、儲運、銷售能力居全國同行業第一位,并獲自營產品進出口權,80%的產品銷往美國、俄羅斯、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世界各地,占領東南亞紅薯制品30%的市場。
 
    最早采用“公司+農戶”模式種紅薯
 
    “吃上了白面饃,誰還種紅薯呀!”1993年,隨著社會進步,農民富裕了,種紅薯和吃紅薯的人越來越少。以鮮紅薯為原料生產加工紅薯淀粉、粉條和粉絲的天豫紅薯深加工公司瞅準了紅薯效益,毅然帶領公司職工承包土地種紅薯,并免費向農戶提供優質紅薯種苗、高價回收成品薯,刺激農民看到種紅薯的希望,在豫東最早叫響“公司+農戶”模式。
 
    果然,正值全國精糧搶手、粗糧產品緊缺的時期,該公司生產的粉條、粉絲、精制紅薯淀粉等6大系列30多種產品,瞬間打開全國13個省58個大中城市的銷售市場,當年創產值8000萬元,讓1萬多戶農民受益其中。從此,天豫紅薯精深加工在鄲城掀起了二次種紅薯的狂潮。
 
    從土產品堆里跳躍到“國標”臺面
 

    縣政府因勢利導,并組織成立紅薯專業合作社,動員全縣數萬農戶種植紅薯。還與省農科院聯袂研發,使“豫薯7號”、“豫薯1號”、“皖薯1號”、“梅營1號”、“豫薯13號”、商薯-19、徐薯25-2等優質、高產、高淀粉的20多個優良紅薯品種,實現脫毒種植。種植的脫毒紅薯生長期間不生病、不生蟲、不打藥、人工除草,產出的紅薯被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定為綠色產品。韓國希杰公司、美國好事多等全球多家著名公司都委托認證企業到鄲城檢驗,并且簽訂長年供貨關系。
 
    2010年10月,國家標準化委員會派出專家組,對鄲城縣優質脫毒紅薯基地進行考評驗收。經檢驗,該縣紅薯標準化種植農戶達10萬戶,脫毒紅薯種植面積30萬畝,年產優質脫毒紅薯52萬噸,專家組現場打分93.5分,評定為國家級紅薯生產示范基地。鄲城紅薯,就這樣從土產品堆里跳躍到“國標”臺面。在國際市場上素有“鄲城三粉”之稱的粉絲、粉皮、粉條榮獲第五屆亞太國際博覽會金獎,先后被國家農業部、河南省人民政府認定為“農產品出口創匯基地”等。記者: 巴富強  (原標題:鄲城紅薯變成了金疙瘩)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河南日報 時間:2011年11月9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