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wǎng) >> 相關(guān)信息 >> 美食 >> 瀏覽相關(guān)信息

五一期間,免費品嘗:濟(jì)源民間美食-爐饃

2014/1/3 15:04:07 點擊數(shù): 【字體:

   
    爐饃文化  


    “爐饃”起源于何時?遠(yuǎn)不可稽。相傳元朝末年就有百姓在爐饃中夾紙條,“爐饃”是安邊(今屬定邊縣)的傳統(tǒng)美食。由于選料精,做工細(xì)且極其考究,歷經(jīng)三百年,贏得了四海美譽,八方食客。人們都知“爐饃”好吃,但并不知道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1697年康熙帝率師西征葛爾丹,四月初二從榆林出發(fā),“羽轡行邊六日程”來到安邊堡,遂命大軍宿營,自己扮成“腳戶”私訪,與當(dāng)?shù)厝烁呱迫收劦瞄_心,屈將幾位客人請回家,從里屋抱出一個罐子來,從罐子取出爐饃招待客人,客人品嘗后,連聲稱好,并向屈了解了做爐饃的技術(shù)。告別時屈送了客人一罐爐饃。客人脫下馬褂,贈于屈。后來屈發(fā)現(xiàn)褂內(nèi)刺有龍圖,方知萬歲爺所贈。

 時隔不久,朝廷命專人專程來安邊請高善仁趕做爐饃。消息一下傳開,各州府縣官吏借機向朝廷敬貢,各路商客爐饃生意火爆,“銷東晉,售南慶,能西涼,出北塞”。民間則“家皆以餅相饋”。從此以后,百姓稱有關(guān)爐饃面叫上面(皇上用之“,麻油叫做清油(大清珍品),并稱鐵爐為“鐃”(傳說康熙帝看了鐵爐后稱鐃),百姓吃爐饃用雙手捧著,傳說是對圣上的敬重。安邊東灘現(xiàn)在還保存著寫給康熙帝品嘗爐饃的對聯(lián):“金爐不斷千年火,玉盞常照萬歲燈。”

    爐饃做法 
 
    爐饃做工精細(xì)、酥脆可口、餡味清香而聞名遐邇。做爐饃饃的工藝、用面、用油最為考究。面要用上好的春小麥面粉,豬油要色白純凈。面粉和油要嚴(yán)格按比例配制首先將面粉(米面最佳)用溫火炒熟,拌上白糖、紅糖、核桃仁、花生仁、青紅絲、梅桂醬、芝麻、陳皮面等,再加上適量的熟清油、燒酒,攪拌均勻即成。加工爐饃饃時,先將l1/3的面粉全部用油和起,叫“酥子”,余下2/3面粉,倒人剩下的豬油,再用開水和起,加入少許燒酒,即為皮面。皮面和酥子分成相同的若干份,一個皮面包一個酥子,搟成長條狀,反復(fù)折疊搟三四次,搟成方塊,包上餡子壓平。搟面皮要手放輕、放活,不能壓的過死,包餡時要底薄面厚。將包好的饃饃,點上紅綠花,放進(jìn)鏊子內(nèi)烤熟。(原標(biāo)題:五一期間,免費品嘗:濟(jì)源民間美食-爐饃)
 

 

責(zé)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濟(jì)源旅游網(wǎng) 2011年4月26日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洛寧糊卜 糊里糊涂的美味
相關(guān)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商都網(wǎng) 中國網(wǎng)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wǎng) 新華網(wǎng)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wǎng) 河南省書畫網(wǎng) 中國越調(diào)網(wǎng) 中國古曲網(wǎng) 博雅特產(chǎn)網(wǎng) 福客網(wǎng) 中國戲劇網(wǎng) 中國土特產(chǎn)網(wǎng) 河南自駕旅游網(wǎng) 中華姓氏網(wǎng) 中國旅游網(wǎng)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shù)網(wǎng) 族譜錄 文化遺產(chǎn)網(wǎng) 梨園網(wǎng) 河洛大鼓網(wǎng) 剪紙皮影迷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