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鄉一絕:紅燜羊肉
2013/9/26 10:55:03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氣溫驟降,春寒料峭。傍晚時分,約三五好友圍坐一桌,點上一鍋紅燜羊肉和幾個配菜,品嘗著香酥適口不膻不膩的羊肉,涮上點兒粉皮、面筋泡、炸腐竹、青菜等,酌上幾杯美酒,一天的疲乏轉瞬消失。兩碗放有香菜、蒜苗鮮香濃郁的羊肉老湯下肚,頓時手足溫熱身體發暖,寒氣一掃而空。吃完美味的紅燜羊肉,就著濃香的湯鍋下入地道的燴面片,更是大飽口福。
吃紅燜羊肉與吃涮羊肉卷的一大不同感受是,大塊吃羊肉,可口過癮,大快朵頤,方顯出好漢本色!二是紅燜羊肉醬香馥郁醇美,別有風味;三是與火鍋相比,紅燜羊肉好就好在比涮羊肉麻辣厚重,又比鴛鴦火鍋那種直辣難耐要舒緩婉轉。
紅燜羊肉是“新鄉一絕”,曾紅極一時,燜紅大江南北,風靡北京、天津、西安、鄭州等地,一時長安“肉”貴。為各地老百姓貢獻了一道特色美食,這是我們新鄉人的驕傲。
我市食客盈門、長盛不衰的紅燜羊肉老店就有好幾家,究竟都叫什么名字,大家心中有數,不想一一列舉,點出來不是就有做廣告的嫌疑嗎?而且議論誰家最正宗、味道最好說到紅燜羊肉的起源和創始人,也容易引起麻煩不是?反正,口味如何,列位食客“如魚飲水,冷暖自知”,也勿用本人八哥學舌。灑家要說的是,這些紅燜羊肉火鍋店互相借鑒,互相競爭,共同促進了“新鄉一絕”紅燜的是,這些紅燜羊肉火鍋店互相借鑒,互相競爭,共同促進了“新鄉一絕”紅燜美食的繁榮,做大做美了新鄉人引以為榮的特色火鍋,整出個紅彤彤的“紅燜”文化來。
紅燜羊肉恁好吃、恁誘人,究竟怎樣做呢?竊以為主要是羊肉要好,醬要好,悶的火候要掌握得好。筆者在網上查到一些做法。其中一個版本是,配料: 約5000克重的公山羊1只,辣醬450克,紅醬油200克,料酒500克,胡椒粉5克,大料10克,三奈3克,肉桂15克,丁香2克,草果5枚~6枚,白蔻3克,小茴香3克,砂仁3克,陳皮4克,香葉5克,紅刺50克,枸杞15克,孜然20克,姜塊100克,大蔥250克,精鹽、雞精、味精各適量,食用油750克。操作:公山羊宰殺后剮去皮,除去內臟、頭蹄,再刮洗凈羊肉上的殘毛及血污,之后把羊肉剁成約5厘米見方的塊,放入清水中浸泡兩三小時撈出,瀝盡血水,入沸水鍋中“出一水”,再撈起瀝干水分;姜塊、大蔥洗凈拍破;孜然用小火焙香后磨碎。均待用。2.炒鍋置火上,放油燒至六七成熱,先下姜蔥爆香,隨即將羊肉塊倒入鍋中爆炒,再烹入部分黃酒,待羊肉收縮變色后,迅速下入辣椒醬用中火炒香,再下紅醬油將羊肉炒至上色,立即起鍋倒入一口大砂鍋內,并摻入約2000克清水,投入大料、三奈、肉桂等各種香料。3.將砂鍋移至火上,用中火燒開后撇去浮沫,再下入料酒、精鹽、胡椒粉,隨后放入胡蘿卜、大棗、枸杞,加蓋用中小火燜燒四五十分鐘,至羊肉酥爛時揭開鍋蓋,揀出姜蔥、胡蘿卜及香料渣不用,調入雞精、味精和孜然粉。4.起菜時隨配油面筋、老豆腐、大白菜、香菜各一碟上桌。吃時一般先吃砂鍋內的羊肉,待吃到酒酣耳熱,再用砂鍋內的原汁涮燙配料及各種葷素原料。
這一做法介紹的夠具體了吧,你不妨一試。在家吃紅燜,其樂融融,別有情 這一做法介紹的夠具體了吧,你不妨一試。在家吃紅燜,其樂融融,別有情趣,心潮逐浪高。(王平)(原標題:紅燜羊肉)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新鄉日報(2010-05-06)